搜索
西新区 首页 西海岸百科 查看内容

青岛市黄岛区红石崖街道——管家大村

2022-5-23 15:33| 发布者:青岛史志办| 查看:1942| 评论:0|原作者: 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|来自: 黄岛村落

摘要:管家大村,位于红石崖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南3.7公里处,“青﹣黄”高速公路北侧,“胶﹣黄”铁路南侧。东与黄岛街道郭家台子村一河相隔,东北距黄岛街道法家园村1公里,东南与黄岛街道管家洼村接壤,北邻振亚玻璃厂,西 ...
逸闻录

三官庙

      位于村东北部,据传建于明万历十八年(公元1590年)。庙堂面向正南,共9间,面积380平方米,系砖石结构,青鱼鳞小瓦覆顶。屋顶建有龙头、朝天狗等雕塑,红色木门,棂子窗。古朴庄严。
      正堂三间,高4米,宽5米,内供关羽、包公、海瑞三尊坐像,关平、王超、马汉三尊立像,塑像均浓墨重彩。像前安放一张供桌,供桌前放有红毡蒲团。东、西偏殿各三间,高3米、宽4米。东偏殿内供送生爷爷、送生娘娘彩色塑像。西偏殿为天齐庙,内供天王、天兵天将雕塑,正颜厉色,八面威风。庙门上有一副对联:“汉宋明三朝正气,关包海万古忠良”。还有一副对联日:“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,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”。
      庙内东南侧的钟楼,四石柱架着顶盖,呈正方形,高3米、宽2.5米。楼内悬一大钟,为生铁铸造,重约800公斤。以前,本村或邻村若有大事,便以击钟为号。听到钟声后,村民都要  到庙里集合听令。1995年,驻薛家庄(现属胶南市)部队将钟运走。
      院内有三株柏树,均高约15米、粗约30厘米。1947年春被伐,用于做栅栏门。院内庙门东侧有一棵家槐,上有藤萝攀附。庙门西侧有一棵银杏树,高约16米、粗约60厘米,有100余年历史,1972年被伐。
      以前,每逢大年初一、正月十五、二月初二等节日,全村家家户户都去庙里烧纸送香,燃放烟花爆竹,以求吉祥。本地解放后的1946年,为破除迷信,庙内塑像全部被搬出。1952-1953年,庙堂做过小学。1954年,庙堂改做仓库。1967年,被拆除。

早期的副业生产

      清咸丰十年(公元1860年),管秀高与两个儿子利用自家的三间房屋、一头牲口和一盘粉磨开办了粉坊。因位于村后,故叫后粉坊。在每年冬春农闲季节,以当地的地瓜、绿豆、豌豆等为原料,加工粉条。管秀高为人忠厚老实,办事实在,做出的粉条质量又好,受到当地人的欢迎。他一边为周围邻村加工、兑换粉条,一边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加工粉条出售,收人较可观。同时,粉渣是养猪的好饲料,猪粪又是种地的优质肥料。后粉坊有50余年历史,是本地的老字号,周围村庄无人不晓。1914年,管秀高病故,儿子分居。由于时局动荡、粮食歉收和劳力不足,粉坊倒闭了。
      清光绪十年(公元1884年),村民管维隆带领两个儿子管培和、管培祥,在自家开起了油坊,字号“降1红”。由于管理有方,货真价实,生意越做越红火,近闻名。除开展来料加工外,还自产食用油销往胶州青岛等地。因油坊坐落在村南沟内,此地便叫油坊沟。沿用至今。为继续发展,管维隆带领七个孙子,盖起60余间房子,扩大再生产。他还在胶州相继办起了毡坊、绳子铺。毡坊主要生产毛毡、毡帽,由于质优价廉,曾销往江南各地。有了资本后,他先后购买了3顷60亩地(折合市亩778亩)。
      管维隆富裕后,没有忘记村里的兄弟爷们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公元1898年),遇上自然灾害时,他拿出5000余斤豌豆救济80余户村民,深得百姓赞誉。在九曲河两岸一带,提起油坊沟,不管大人、小孩没有不知道的。管维隆病故后,由于时局动乱,影响了生产。后分家经营,但由于管理不善,油坊、绳子铺、毡坊销售滞缓。因土地、房屋被大批出售,作坊相继倒闭,不足一年管家就败落了。
      村民管金璧,一家六口,种地八亩,仅能维持生活。1912年,管金璧、管金玺兄弟二人到青岛青海路租了两间房子,专卖玉米面大饼子。由于物美价廉,供不应求,生意越做越红火。有了一定的积蓄后,就在青岛乐陵路买上房子,做起了榨油生意。时有4台油榨于,用4名。1930年,油坊发展到有油榨子40台,楼房1间,工人60名,字号“双兴”。当时,社会上流传着 “千买卖,万买卖,不如翻土块”的俗语。管氏兄弟除在青岛发展榨油业外,还在家乡直接经营土地150亩,有牲口2头,常年雇工6人。农忙时,还雇佣短工。后又买了250亩土地。
      他们发财不忘乡亲们,凡是村里或邻村认识的人,只要去青岛找他们,他们都管饭或安排住宿。1935年,他们从法家园村(现属黄岛街道)购买土地100余亩租给当地缺地农户耕种,三年不收钱粮。1939年,军混战,又遇上大旱,农业歉收,人们只能过着“半菜半粮”的贫困生活。管金玺将油坊万余斤生饼(生产花生油的剩渣)分两次运回村,无偿分给父老乡亲,帮助度过了荒年。1942年,遇上大涝,他又购买地瓜干5000余斤送给乡亲们。1943年春,青黄不接之时,他又购回谷子8000余斤,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。1945年,他们决定在村里新建一处学校,从青岛购进了条等原料,但因战争等原因未能建成。1956年,他们响应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,实行了公私合营,管金玺享受股份制分红。“双兴”油坊后改名为“青岛植物油厂”。1973年,管金玺病故于青岛,其女儿管凤勤接替父亲的班,现全家居住在青岛。

“节孝儒童”碑

      1965年,整地改土时,村民在村西100米处挖出了一座墓碑,碑文为:“皇清旌表、节孝儒童管岳惠妻隋氏墓,光绪十年秋八月谷旦,阖学公立”。
      据传,此碑为管岳惠和隋氏合葬之墓墓碑。“ 节孝”,是歌颂隋氏。此女孝敬公婆,与邻里相处和睦,对乡邻有求必应。她教育子女有方,深受人们爱戴。“儒童”,是歌颂未满30岁的管岳惠。他熟读圣贤书,学识渊博,上敬父母,对人和蔼可亲,令众人刮目相看。因没有得志,得病而亡。村里的儒生深感痛惜,便集资立了此碑。

大力士管廷辉

      传说,村民管廷辉身高1.80米,体重90公斤,体壮如牛,力大无比,饭量也大得出奇。他和街坊邻居关系很好,只要有事求他,总是百求百应。
      清光绪二十四年(公元1898年)的一天,管廷辉干完活回家,肚子饿了。他曾听他娘说东间里有罐焦面(用大麦等炒熟后磨成的熟面),便找来很快将其吃完了。他娘回来后,见他错把一罐大麦面吃了,便拿出了那罐焦面。管廷辉竟接着把这罐焦面也全吃了。
      他与妻子闲谈说:“在岛耳河(其岳父家),我没想着吃顿饱饭。”有一次,二人去岛耳河走亲戚,顺便日草喂牲口。其妻对她爹娘说了此事,她的两个弟弟听明白了,便想知道管廷辉到底能吃多少。于是,他们蒸了两锅大饽饽,可全给他吃了,他还说只吃了个八分饱。他的两个内弟生气了,想看看他是不是光能吃不能干。他们找了两根皮垛绳,给他捆了一担草。在前头草捆里偷偷塞进了一个大碌碡zhou2,后头拴在一墩腊条茬子上,找了一根刺槐杠子。管廷辉二话没说,竟一下挑起来,把后头的腊条茬子连根拔起,他也没觉察到。近20里地,他一ロ气担回了家。回家后,才发现草里的大碌碡,他一气之下就把碌碡扛到了全村吃水的大井边。
      这个碌碡14条棱,长约1.2米,大头直径50厘米,小头直径40厘米,重约200公斤。村里没人不知这碌碡的来历。解放前,村人外出办事,总有人问井旁的碌碡有多少条棱,回答正确才说明你是本村人。一直到1984年,村里搞规划填平了大井,才不见了那个碌碡。
      当时由于受社会制度、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所限,他的才能没有得到发挥。由于贫穷,管廷辉45岁时就病故了。但他饭量大、力气超人的传说一直流传。至今,人们一遇上需用大力气的活就会说,如管廷辉在,这点小事还不容易办吗?


喜欢

不喜欢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