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秒入夏!从昨天开始的晴朗天气不断升级,预计明后天青岛将迎来五月最热的日子。今天下午,山东省气象台与青岛市气象台先后发布高温橙色预警,高温来袭,安全注意!
山东省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:受大陆暖脊影响,预计明天我省内陆地区将出现高温天气。其中聊城、德州、滨州、东营、济南、淄博、潍坊、菏泽8市和烟台、青岛2市的内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~39℃,其他内陆地区一般在34~36℃。为此,山东省气象台于5月22日16时0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。另外,明后两天全省内陆大部地区有重干热风,请注意防范。
青岛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青岛市气象台2019年05月22日15时50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:预计未来两天,我市气温较高,明天市区及沿海地区最高气温29℃~30℃,内陆地区最高可达37℃以上,有干热风。请注意防范高温天气。
高温天 自然要警惕中暑 那么,何为中暑 哪些要点需要注意 时隔一年 这些安全常识快来温习一下 市民防暑要点 高温中暑的类型与紧急处理措施有哪些?
中暑症状有哪些? 在高温环境下,如果出现大汗、口渴、头晕、胸闷、恶心、四肢无力及发麻等情况,就要考虑中暑的可能。根据症状的轻重,中暑可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。
轻症中暑 表现为头晕、头痛、面色潮红、口渴、大量出汗、全身疲乏、心悸、脉搏快速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动作不协调等症状,体温升高至38.5度以上。
重症中暑 包括热射病、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,也可以出现混合型。重症中暑可导致死亡。
热射病 因高温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而产生高热,体温可高达40度以上,早期大量出汗,继而“无汗”,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。
热痉挛 由于大量出汗、失水失盐,人体发生电解质紊乱,引起肌肉痉挛。好发于四肢肌肉,常呈对称性,时而发作,时而缓解。患者意识清醒,体温一般正常。
热衰竭 起病迅速,主要表现为头晕、头痛、多汗、口渴、恶心、呕吐,继而皮肤湿冷、血压下降、心律紊乱、轻度脱水,体温稍高或正常。
夏季中暑应急处理 1、有中暑先兆及轻症者: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,到阴凉、安静、空气流通处休息,松解衣服,饮用清凉饮料(淡盐水或浓茶)。 重症或高热型者需进行急救: ① 迅速降温,置病人于凉爽通风处,解开衣服。 ② 可在病人头部、两腋下、腹股沟区等处放置冰袋。 ③ 用冰水、冷水、酒精擦身或喷淋降低身体温度至38℃左右。 ④ 按摩四肢,防止血液淤滞。 2、中暑人员每次饮水不宜超过300毫升,切忌狂饮不止,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,进而影响消化功能,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。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,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。 3、热痉挛者除了按上述步骤进行急救外,还应给病人饮用适量的含盐饮料,有条件的静滴500~1000ml生理盐水。 4、病情严重的病人,应尽快把病人送往医院。 市民防暑小贴士 1、尽量呆在有空调的室内,如家中没有空调,可以到附近的电影院,剧院,图书馆,商场等开放冷气的公共场所纳凉。 2、外出时,携带大量饮用水并尽量呆在阴凉处。使用遮阳帽,遮阳伞阻挡紫外线的照射。穿浅色宽松的衣服。 3、白天用窗帘遮挡住强烈的日光,夜晚有凉风时将门窗打开降低室内温度。 4、用湿毛巾擦拭或淋浴降低体温。 5、不要将儿童、老人或宠物独自留在关闭的汽车中。 6、避免强体力劳动,如运动和室外工作。 7、避免温度的急剧变化,如从高温的室外立刻进入温度较低的空调环境。 8、多喝水,不要等到感觉口渴了才喝水。如果患有疾病需控制每日饮水量,请咨询医生在炎热天气时的饮用量。避免饮用含咖啡因、酒精和大量糖分的饮料,这些饮料会导致脱水。 9、关注媒体报道,如新闻和天气预报,随时掌握热浪期间气象状况和健康资讯。 10、热浪期间与独自居住的亲朋或邻居保持联系,确保他们的健康状况良好。 高温天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1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,避开高温时段,趁早晚较为凉爽的时间抓紧施工。 2、夏季高温露天作业应严格按要求佩戴好安全帽。 3、从业人员要学习夏季安全施工知识,掌握相关预防及防护技能。 4、在封闭(半封闭)空间内的高温作业场所,要采取恰当措施,搞好通风和降温,避免中暑。 5、高温天气应做好压力容器防高温、防晒处理。 6、夏季高温要注意个人卫生,不吃不洁食物;防蚊虫叮咬,预防季节性疾病。 7、夏季施工天气炎热,多存在穿拖鞋、赤膊上岗的情况,这些情况应严格禁止并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和佩戴的检查。 8、夏季施工应做好防火措施,氧气乙炔瓶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,做好防曝晒工作。
企业应当做好这些防暑措施 职业性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作用下,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,从而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。轻者出现发热、头晕、恶心、呕吐;重者可有头痛剧烈、昏迷,甚至引起死亡,建议企业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职业性中暑的发生: 1、合理布置生产性热源,采取隔热、通风降温等措施; 2、高温车间建立空调休息室,休息室温度为25~28℃; 3、补充含盐清凉饮料,含盐量为0.1%~0.2%,饮料温度低于常温; 4、针对露天高温作业,调整工休制度,避免长时间接触高温; 5、加强职业健康监护,认真做好高温季节到来之前的体检工作,避免职业禁忌证者从事高温作业,如Ⅱ期高血压、活动性消化性溃疡、慢性肾炎、未控制的甲亢、糖尿病和大面积皮肤疤痕患者,不宜从事高温作业。
此外,炎热的气候非常有利于有毒气体的挥发,增加了职业中毒的风险,为了预防职业中毒,要做好以下几点: 1、采取设备密闭、机械通风措施,降低毒物浓度; 2、进行车间空气检测,避免职业中毒; 3、进行入职前职业健康检查,避免职业禁忌证者接触有毒物质; 4、做好在岗期间职业健康监护,早发现,早采取合理措施,避免健康危害进一步扩大; 5、根据作业特点,为工人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; 6、减少工人接触毒物的时间,避免长时间加班,尤其是在通风不良的工作场所。
|